內容簡介
蚯蚓堆肥,就是有蚯蚓參與並且扮演重要角色的堆肥過程。因為有蚯蚓的參與,比起傳統的好氧堆肥,有機質廢棄物轉化為腐熟堆肥的速度可以更快,蚓糞肥的肥力保留更多,菌相也更均衡有益。施用蚓糞肥,讓您種植出美味蔬果及植栽。
本書詳述堆肥蚯蚓的種類與習性差異,提供利用堆肥蚯蚓的技術與方法,讓您第一次操作蚯蚓堆肥就上手。
不藏私分享蚯蚓堆肥所需知識與技術,舉凡蚯蚓堆肥箱設置、蚯蚓物種選擇、基材選擇與比例、食料種類與份量管控、溫度溼度及蚯蚓密度掌握等,皆有詳細解說示範。
設計Q&A單元,講解關於蚯蚓堆肥管理的各種疑問,為中小規模、家戶社區操作蚯蚓堆肥的最佳工具書。
作者簡介
賴亦德
1981年生於雲林,東芬蘭大學生物博士。《臺灣蛭類動物志》、《臺灣常見蚯蚓蛭類圖鑑》作者;《超能力動物百科譯者》。
在蚯蚓研究以及土壤、堆肥和有機質肥料研究這兩個有眾多前輩的領域之間,得以幸運找到容身之處並嘗試理解兩者,我為此惶恐而感激。
非洲夜蚯蚓:被偷偷引進恐有入侵性的外來種——太平二號與牠們的產地(四)
非洲夜蚯蚓既然是個熱帶種,又是個移動能力不錯、晚上會出來亂跑的種類,萬一逸出養殖場,很可能可以在同為熱帶亞熱帶的台灣野外存活下來。和同樣是外來種,無法在台灣生存的歐洲紅蚯蚓相比,雖然對溫度濕度的需求看起來差不多,但至少非洲夜蚯蚓是表層底層兩型兼具,比較有能力鑽到土壤中生活。研究也顯示牠可以適應多樣的土壤類型,使得牠逸出後建立野外族群、入侵台灣原生環境的機會大增。若是養殖場在使用上不趕緊小心自律,避免逃逸或隨著蚓糞肥夾帶逸出,再加上台灣時不時會有放生團體買蚯蚓四處放生,非洲夜蚯蚓成為新的入侵種恐怕指日可待。
自料來源:泛科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