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的杜鵑花,在很久以前就受到人們的青睞,杜鵑之屬名〝rhodo〞意思是薔薇色的,〝-dendron〞則意指樹,即開紅花的樹之意,它是瑞典植物學家Linnaeus 於1753年首次命名。不過杜鵑花主要還是分布在亞洲,歐洲原生的杜鵑花只有9種,因為杜鵑花的起源中心應該是在從喜馬拉雅山區到雲南的橫斷山脈與緬甸北部之間,其喜愛冷涼的特性與其拓展歷史有密切關係,在第四紀更新世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造成青藏高原的寒、旱化,以及印度洋季風無法北上使中亞形成沙漠化乾燥氣候,均使其向西拓展的可能性更為降低,因此歐洲的原生數量才會這麼少。然而仍抵擋不住歐洲對於杜鵑花的喜愛,1930年英國杜鵑協會出版的「The Species of Rhododendron」1書中就彙集了當時已發表之種類達850種。而在台灣的高山地區,多雨冷涼的氣候形態正適於杜鵑之生長,山高谷深的環境更提供了其在冰河期至間冰期垂直遷移的空間與演化變異的環境,也因此現今才有這麼多種類可以讓大家欣賞。
*歷年各學者對於台灣產杜鵑屬植物之種類記載為14種至29種不等,前篇小編已重新整理為18種(含2變種),台灣真是寶島呀!。
以下繼續介紹雪霸可見之杜鵑花屬植物。
一、杜鵑亞屬(subg. Rhododendron)
這個亞屬佔了一半以上的杜鵑屬植物的種類,約為498種,其中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到新幾內亞之間包含菲律賓等島嶼的高山區域(約287種),是杜鵑屬除了喜馬拉雅地區外,最大的豐富度中心,本亞屬台灣僅產1種。這個亞屬種子通常較少且有狹翅,幾乎多為灌木,許多物種更利於其附生於大樹上。
*著生杜鵑 Rhododendron kawakamii
也稱川上杜鵑、黃花著生杜鵑,最大的特色就是通常附生在雲霧帶森林的大樹上,漏斗狀的花冠黃色也是台灣唯一者,特產台灣,有學者認為台灣的著生杜鵑應該是著生型杜鵑分布的北界。本種最早被早田文藏發表時,並未提及花色,而後金平亮三於1936年台灣樹木誌中卻描述花色為粉紅或白色,後續台灣學者呂勝由卻未再見到除黃色以外之個體,判斷應為誤植,並維持最早之命名。
因為它附生的特性,大家要看到本種可能有些困難,但目前也有少數育種展示的植株,小編的同事剛好在攀樹時有巧遇,另也分享小編幾年前在馬來西亞神山看到的同一亞屬的杜鵑花Rhododendron rugosum,花冠同樣小巧可愛。
二、馬銀花亞屬(subg. Azaleastrum)
這個亞屬特色為花腋生,本來只有分5枚雄蕊(馬銀花)和10枚雄蕊(長蕊杜鵑)的2組,但植物分類總是分分合合的,暫且都放在這裡介紹,台灣有3種,雪霸可見2種。
1.馬銀花Rhododendron ovatum
馬銀花的主要特色為5枚雄蕊,花冠白色帶著淡淡粉色,喉部有深紫色斑點,葉背網脈明顯,葉先端有小突尖。中北部山區陡坡危崖上可見,但在台灣不算常見,也廣泛分布在中國長江以南。
進入武陵收費站後的山壁上,約3月下旬就有機會看到。
2.西施花Rhododendron ellipticum
雄蕊10枚,與馬銀花有所區別,在台灣產的杜鵑屬植物中,唯一在枝端多花芽者(2-5個),也有學者以分子系統學方法將之提升為亞屬。西施花原以為是台灣特產,但後來中國產的鹿角杜鵑(R. latoucheae)也被合併為同物異名,也分布在日本南部、琉球。這個季節在森林裡滿樹的花極為出色,台灣低海拔至2,400公尺均有,葉近似輪生、葉面網格狀、花裂片長,都是它很好識別的特徵,不過小編認為它的香味才是最迷人的特色呀!
西施花,氣質出眾,香味迷人,在森林裡是最出色的美人!
註:前一篇所提的映山紅亞屬中,被歸為華麗杜鵑亞組(subsect. Farrerae)的4千金-守城滿山紅、丁香杜鵑、棲蘭山杜鵑、大武杜鵑等都是葉近似輪生且稀有的物種,雪霸園區或許有相對較常見的守城滿山紅之分布,但相關植群研究尚無紀錄,以後再有新發現會再與大家分享。
原文 : https://www.facebook.com/SHEIPA.NP/posts/5327394407281133潘振彰
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任職於雪霸國家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