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變濃的五月天,來聊聊〝杜鵑花〞(Part 1)
作者 : 潘振彰
這個季節,在杜鵑鳥開始啼唱的時候,正是大家最喜愛的〝高山杜鵑〞花季,傳說杜鵑花上的斑點就是杜鵑泣血,然而杜鵑科杜鵑屬植物是一個很大群的類別,原生的杜鵑屬全世界將近千種,目前大多數分類學家分成8個亞屬來分門別類,而台灣原生的杜鵑參考了先前分類學者的處理整理成18種(含2變種)。

以下簡單介紹在雪霸園區內可以欣賞到的杜鵑:

一、常綠杜鵑亞屬的植物

這個亞屬特別喜愛冷涼的山地環境,分布主要集中在中國西南部至喜馬拉雅地區,並分布至南歐及北美洲,台灣產包括普遍分布在中海拔森林的台灣杜鵑(Rhododendron formosanum),以及分布在高海拔山區的南湖杜鵑(R. hyperythrum)及玉山杜鵑(R. pseudochrysanthum)。

1.玉山杜鵑:

台灣特有種,過去許多書籍或解說牌常有森氏杜鵑及玉山杜鵑之區別,因為〝森氏〞分布在中海拔森林,葉子較薄、花期較早,而〝玉山〞則在高海拔,葉子反捲且花期較晚,但其實是因海拔差異而產生溫度的梯度變化,且部分地區也有連續分布,現今許多研究證據都支持是同一種,而以先命名的玉山杜鵑合併後的存續種,但也有將森氏處理為亞種的看法。
雪山圈谷的玉山杜鵑花海是山友最喜愛的夏季盛景之一,盛花期通常是落在每年五月中下旬,花冠顏色從白色到粉紅,它們的花芽在前一年度的夏季過後就形成,冬芽有鱗片保護以利過冬,只不過它們的花況通常受到自身營養調節影響(俗稱豐欠年),小編先前觀察約2年為一小循環,4年為大循環,像在2012、2016年都是超級盛花年,隔年就是超級少花年,但是這幾年冬季覆雪並不明顯,有學者發現2種會啃食玉山杜鵑的金花蟲(雪山裸螢金花蟲、曹氏裸螢金花蟲)大發生,使得近幾年已不復見盛花的美景。此外,前幾年入冬後在11、12月原本應該是花芽的休眠期卻又遇到了極暖的氣候,常讓部分花芽提早醒過來而開花,均分散了隔年可以開花的數量與營養分配,都致使這幾年的雪山圈谷不再看到盛花現象。

小編整理前10年的雪山圈谷花況,約每隔2年會有盛花期,每4年則有超級盛花期,但這幾年受冬季溫度與昆蟲影響就沒有明顯的盛花狀況了。
整理前10年的雪山圈谷花況,約每隔2年會有盛花期,每4年則有超級盛花期,但這幾年受冬季溫度與昆蟲影響就沒有明顯的盛花狀況了。

玉山杜鵑在雪霸園區在武陵七卡山莊附近約2400公尺即有分布,這個海拔的花期約在3月底就開花,當然會受到當年冬季溫度的影響而有提早或延後,分布一直到雪山山頂都有,在雪山黑森林裡也有少數個體。而北部低海拔的紅星杜鵑(R. rubropunctatum Hay.),許多學者發現其與玉山杜鵑亦為同一種,只是在它們在大屯山至北插天山地區的海拔高度不高,依它們喜愛冷涼的習性,只能屈居山頂及稜線附近,如果一直暖化下去,結果就是慢慢被其它植物取代了。


玉山杜鵑在草生地可以長成高大植株,在雪山圈谷因冬季覆雪或風大則呈矮盤灌叢狀

雪山圈谷的玉山杜鵑冬季會被雪覆蓋


2022年5月在大霸中霸坪的玉山杜鵑

2. 台灣杜鵑

在台灣的中海拔森林常常聚集成一大片純林,而且常生長成高大喬木,是台灣最高個子的杜鵑花,也是特有種,分布全台各地低至中海拔,葉背灰白色貼伏狀毛是它的辨識特色。觀霧的榛山步道山頂幾乎完全是它的天下,在武陵、雪見也有零星的分布。


台灣杜鵑,葉背有銀灰色毛


在觀霧榛山的台灣杜鵑純林

二、映山紅亞屬

看這個亞屬名稱,不難想像一大片的杜鵑花在山裡頭開花時,把山映成紅色的美麗模樣,中國的長江以南是其分化及多樣性分布中心(約有80多種),在日本中南部則為次多樣性中心(約有30多種)。台灣原生的物種數也算不少,包括南澳杜鵑 (R. breviperulatum)、烏來杜鵑 (R. kanehirai)、守城滿山紅 (R. mariesii)、細葉杜鵑 (R. noriakianum)、金毛杜鵑、紅毛杜鵑 (R. rubropilosum)、台灣高山杜鵑(R. rubropilosum var. taiwanalpinum)、唐杜鵑 (R. simsii)、棲蘭山杜鵑(R. chilanshanense)、丁香杜鵑(R. farrerae)、大武杜鵑 (R. tashiroi)共11種。在山區的春季盛開時映了滿山紅,卻較少人追逐,而平地栽培者也多為日本引進之映山紅亞屬的杜鵑花,或許在山區偶遇時您可以多注目一些。

1.紅毛杜鵑及它的變種台灣高山杜鵑:

台灣特有種,這2種也是高海拔常見的杜鵑,在合歡山公路旁也是常形成一大片,特別是火燒過後的高山草原,它們屬於火燒適存植群。
紅毛杜鵑,雄蕊約10枚,因枝葉有紅褐色貼伏毛而得名。在森林裡或中海拔分布者,葉子較大片且葉面平展,葉柄相對較長;而在3000公尺以上的草原地,它的變種即台灣高山杜鵑,其葉較小片而葉緣反捲,葉柄約2-3mm長而與前者有所區別。在雪霸園高山步道都有機會看到,像雪東線哭坡曾經有火燒過,它們就是現在最主要的植群代表。


紅毛杜鵑,與變種〝台灣高山杜鵑〞的差異在於葉緣無反捲,葉柄較長(近1cm)。花色不是區別的重點,因為本來就有淺到深的變化。


台灣高山杜鵑(雪東線3.2K)


台灣高山杜鵑(雪東線6K處)


2.南澳杜鵑或埔里杜鵑:

台灣特有種,主要分布在台灣中部山區,東部花蓮、宜蘭也有,最好認的特徵就是雄蕊5枚、花朵小巧是它的主要特色,喜歡在森林邊緣探出頭來,大概在4月上旬到5月初,在雪見及觀霧的森林邊緣或開闊處都可以看的到,武陵在桃山瀑布步道也有。因花柱有毛,也有稱之為毛柱杜鵑。


南澳杜鵑(2022年在雪見拍攝)


3.金毛杜鵑:

台灣特有種,分布最廣的杜鵑,比台灣杜鵑更強,但都是點狀分布,在低海拔至中高海拔的森林裡都可見,花色桃紅色,部分區域則會呈現粉紅色,嫩葉有直立腺毛,所以摸起來黏黏的,一開始是銀白色,但老熟後會轉為金黃色而有〝金毛〞之稱,幾乎一年四季都會開花,但主要還是集中在4-5月。雪霸園區武陵、觀霧、雪見都可以看的到。


金毛杜鵑(雪見路邊栽培)


金毛杜鵑的鏽色毛

4. 細葉杜鵑 (R. noriakianum):

又稱志佳陽杜鵑,北部高山紅花杜鵑,也是台灣特有種。葉子是原生杜鵑中最細小者,長0.7-1.8cm,雄蕊7-10枚不定,花色也是從淡粉紅至鮮豔的深紫都有,該種在1935年先發表為細葉杜鵑,而後在1939年正宗嚴敬在雪霸的志佳陽大山採集發表成志佳陽杜鵑((R. sikayotaizanense),但後續學者認為它們其實差異不明顯而合併為同種。在觀霧與武陵都很常見,雪見則沒有分布。


細葉杜鵑(雪東線拍攝)


粉色系的細葉杜鵑(觀霧拍攝)


細葉杜鵑(觀霧拍攝)


潘振彰

中興大學森林系畢業,任職於雪霸國家公園


月桃屬 Alpinia
薑科 Zingiberaceae